![]() |
不久前还是阳光充沛,暖热如夏,转眼间已到了需要披上外套出门的季节。不知大家一切可好?在寒冬来临之前,对于一整年来说,如何享受丰富多彩却又短暂的秋天是非常重要。日本人会根据不同的季节举办各种活动,并乐在其中。茶会,便是其中之一。
10月31日,在我馆多功能厅内举办了“享秋茶会”。那是10月的最后一天,是一场惜别的茶会。在季节变换之际如何享受最后的秋天呢?
其实本次茶会是原定于7月11日举行的“七夕茶会”。很遗憾,当初因为台风的逼近未能如期实施。几经协调,本次以“享秋茶会”即享受秋天的乐趣为主题最终得以顺利举行。
![]() |
淡交会的各位成员(敬称略):前排从左往右 高桥和佳、蒋海霞、申丽娜、孟朝霞 后排从左往右 李畅、王俊涵、松田奈月、李苹、张筱娟、胡涛、水原精田郎、冈本谦、石井淑子 |
上海有茶道里千家淡交会上海同好会。日中两国的茶道爱好者聚集在上海,每月举行二次茶道练习。13位来自里千家上海同好会的成员身穿和服盛装出席本次茶会。没有上海同好会各位成员的鼎力协助,本次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再次向各位成员表示深深的感谢!
不知大家对茶道有哪些了解?茶的世界是非常深奥的,饮茶在艺术领域中提升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这一说法在全球获得了高度认可。蒋宗霞老师用浅而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解说了茶的世界。
![]() |
正式的茶会是在品尝完怀石料理后进行的,先喝浓茶,再饮薄茶。浓茶是指将抹茶粉点得浓厚,全体客人共饮一碗茶,而薄茶是指分别为每一位客人点茶。然而,现在的茶会大多都脱离品尝料理,并以薄茶的形式举行。
就茶会的整体流程而言,各个流派的差别并不是太大。但点茶(点前)这一环节,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做法。茶道不仅有本次的里千家流派,还有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以及代表远州流的武家点前等各个流派。但无论是哪个流派,都继承了千利休提倡的佗茶的精神。蒋老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了茶道的基础知识。
让我们看看茶会的流程吧。本次茶会同时设置了御圆棚的坐席(立礼)以及榻榻米的正席。
![]() |
![]() |
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充满了浓郁的茶室风格!
立礼是外国人也可以轻松享受茶道的作法。现场用伞、短册和花取代正式茶会必不可少的壁龛和挂轴作装饰。
另一处的榻榻米坐席则是自古就有的茶会作法。在负责点茶的亭主面前摆放着茶釜、水指、茶碗、枣形罐(盛放抹茶的容器)、茶匙等。
在庄严的氛围里会场瞬间一片寂静。只可微微听见茶釜里开水煮沸声、梳理绸巾时的丝滑声以及茶刷点茶声。
![]() |
![]() |
接着是期待已久的品茶时间。吃完事先分发的点心,半东(负责运茶之人)为每位客人呈上一碗碗点好的抹茶。呈茶时,运茶之人将茶碗的正面递向客人,客人接过茶碗后,再将正面转向别处后饮用,如此谦逊的表达方式正是茶道的礼仪之一。茶的味道如何?自不用说,相当美味!一碗碗用心点的茶与甘甜美味的点心搭配在一起,略带苦涩的抹茶反到释放出了无与伦比的清爽口感。
此外,本次茶会的最大特色是设有“试着来点茶”的体验环节!
该体验环节在去年5月新闻文化处重新开放纪念活动中实施并大受好评过。但当初没有榻榻米坐席,这次成功将新闻文化中心设置成了茶室!
![]() |
![]() |
客人已经完全变身成为正襟端坐的亭主(茶道东道主)!风格也是如此相似。此外,对梳理绸巾感兴趣的人、在立礼处体验点茶的人都纷纷表示实际操作是如此有趣!大家都深深地陶醉其中。
![]() |
![]() |
由于茶道的气氛过于凝重、规矩又太多、还有跪到腿麻的正坐!往往容易被人认为门槛太高,其实不然。原本它是接待客人的一种方式,一边喝茶一边谈笑,吃饭之时还会饮酒。有朋友表示:参与体验的时候,里千家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改变了我对茶道的印象!对此,我馆和里千家的老师们都感到非常欣慰。
一期一会
今天的茶会只此一次,我们非常珍惜与大家的相遇,并强烈希望再次举办茶会。谢谢大家的参与,希望届时再次光临。
新闻文化中心今后还会举办更多充满日本文化魅力和娱乐趣味的讲座,敬请期待!
*成为新闻文化中心会员,会最早得知活动信息哦(成为会员的方法请点击这里)。也请定期关注本馆HP的最新消息和日本国驻中国大使馆官方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