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本馆邀请到了在近代日中文化交流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徐静波,于本馆多功能厅就1920年代日中文人在上海的交流进行了演讲。
作为翻译家也非常有名的徐老师,无论男女老少都拥有众多粉丝,虽然本次活动的报名时间非常短,当天依旧有大约100位朋友来到了现场。
![]() |
正在进行演讲的徐老师。用轻松有趣的语调将参加者们带回了100年前的上海。 |
被称为“魔都”的19世纪初的上海,各种不同国家的文化交织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文化,正如 “魔都”这一名字,是一个具有妖艳魅力的都市。被这种魅力所吸引,有很多文人从日本来到上海,有时也在此居住,在其魅力中完成了他们的新作品。
在本次演讲会中,徐老师首先基于史实对18世纪中期开始的上海与日本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之后又对活跃在上海的两位日本作家:村松梢风和谷崎润一郎在上海的活动和交流分别进行了介绍,最后,以两位的作品为线索阐述了在他们二人眼中的上海。
![]() |
大家都认真的倾听徐老师的演讲。 |
虽然是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但是因为其中也夹杂着玩笑,节奏控制的非常好,所以会让人感觉是非常短暂的演讲会。在之后的答疑环节,也有积极举手提问的参加者,虽然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但是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很认真地回答的徐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
![]() |
100年前的今天,在这里,在上海,日本和中国的文化界人士和经济界人士进行了交流,相互理解,由此产生了新的文化。我们必须把从过去开始延续至今的交流,继续延续到未来。
“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友情是国界、地域、种族所无法隔绝的。”
这次精彩的演讲,再一次让我记住了100年前谷崎润一郎所说的这句话。
谢谢徐静波老师!
本馆今后也会继续在各个领域介绍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