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条约的缔结,以胡总书记的访日得以飞速发展
自1972年邦交正常化之后,经过双方长期的努力,于1978年日中缔结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我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最后几轮决定性的谈判。谈判结束后,我和邓小平先生紧紧握了手,心中充满了对日中未来的美好憧憬。日中友好和平条约虽然内容简短,但是它终于使我国和中国有了普通国家的交往关系,享受到了友好国家的待遇。83年我来中国担任一秘。当时,胡耀邦总书记访问了日本,以此为契机,日中关系开始了飞跃性的发展。那时候,日本大使每周都与胡耀邦总书记会几次面,胡耀邦总书记还应邀到大使官邸赴宴,这对于共产党的书记来说,已经是破了很大的例了。中国共产党与我国的关系这时才开始正常,而共产党领导一切的中国,也与我国实现了由表及里的关系正常化。
不过,这不能仅仅归结于中国领导人的个人原因之上,比如说胡耀邦总书记比较喜欢日本等等。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实行了几年。我国为支持该政策而提供的经济援助也正在走上轨道。85年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急剧上涨险些造成经济危机。为了渡过危机,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日本国内兴起了对中国的投资热潮。此时的日本经济正步入巅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写的一本叫做《Japan as No.1》的书极为畅销,中国派出大批考察团访日,日中贸易迅速扩大。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日本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无论在经济援助、投资还是贸易等任何领域,都遥遥领先于欧美各国。日本的存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他国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从80年代初到现在,我国的对华经济援助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投资额也与美国并列第一,贸易额超过1300亿美元,日中间人员往来超过300万人次,堪称最为频繁。
此间的日中关系倒并非一帆风顺。围绕对过去的认识,出现了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两国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之下趋于平静,没有发展成致命性的感情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萌生了对华的友好气氛。而胡耀邦总书记访日期间,在所到之处的一言一行,更加使得这种气氛持续高涨。另外,在日中领导人中,有许多人曾亲身体验过战争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他们从心底里认识到,日中友好对两国的安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这批人的存在也防止了日中关系发生根本性的恶化。
战后日本的和平与国际协作的步伐
因为有了以上体会,所以在迎来21世纪的今天,再来看日中关系形势,我感到有些担忧。从日本方面来讲,我现在担心的,并不是极少数的反华分子。对这种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置之不理。相比之下有一点更令人不安。那就是大多数的日本国民,他们是对中国抱有好感的,但在中国的反日情绪面前却会感到失望。20多年来,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了2兆9千多亿日元(也就是2千亿人民币左右)的政府开发援助(也称ODA)。另外还有3兆日元以上的无附加条件的低息贷款,给予世界银行同等的优惠条件。日本国民会猜测,中国老百姓其实并不知道这些事,我们所做的努力也没有对两国友好起到过什么作用。
十九世纪中期以来,欧美各国兴起了瓜分世界的风潮。日本也不甘落后,试图用军事力量扩大势力范围,结果给贵国和其他近邻国家带来了深重的伤害和灾难,同时把自己国家也变成了一片废墟。战后,我国吸取了惨痛教训,决心走和平主义的道路,不用军事行动和武力威胁来解决国际争端,只拥有最基本的自卫力量,并把这些写入了宪法。我来给大家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吧。我国有无核三原则,就是不制造、不拥有和不让核武器入境;有禁止武器出口原则,不向任何国家出口武器;还限制拥有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的武器,如航空母舰和远距离轰炸机等等。另外,在1954年,当时我国尚未完全从战后废墟中站起来,就加盟了经济合作开发机构(OECD)下属的经济开发援助委员会(DAC),开始援助其他国家。至今,我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援助提供国。并且,作为我国ODA政策的一个环节,有几万人的专家和数千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加过支援发展中国家的工作。
20世纪前半期是战争的年代。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为了避免战争,人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在欧洲,摸索出了通过国家联盟来避免战争的道路。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全世界几乎所有地区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变动就能给全世界带来巨大影响。前面已经谈过,日中贸易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并还保持着扩大的趋势。现在日中两国不要说打仗,就是仅仅缩小贸易额,都会给双方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大家知道,这次非典型肺炎的爆发,使两国经济活动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由此可见,日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已经是如此之深。
如上所述,我国在战后一贯坚持和平道路,全球经济正走向一体化,以及日中两国在经济上有着深厚的相互依存关系。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可以断言,即使一部分极端分子叫嚣复活军国主义,也根本得不到日本民众的响应。我想大家都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日元贷款,为中国的基础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接下来,再介绍一下我国的对华经济援助。到目前为止,我国向贵国提供的援助占到了中国收到援助总额的60%。从资金的角度看,主要是日元贷款和无附加条件的低息贷款。资金如果被有效使用,产生的效应比借款额本身大得多。日元贷款的意义也是如此,这一点在东南亚国家也得到了证实。首先,它被用来建设基础设施,这是受援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在中国财政总收入中,日元贷款最高超过1%,而在财政基础建设预算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18%。中国铁路电气化总长的38%、港湾建设的15%是依靠日元借款实现的。
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日本民间的各行各业开始对中国投资,以沿海城市为中心,建立大量合资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贸易。现在,在中国已经有了2万多家日本公司。他们提供众多就业机会,同时引进本国技术,规模远远超过日本政府的技术援助。大家也都知道,这些企业的产品还远销世界各地,为中国赢得大量的外汇储备。
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的成果 | ||||||
(净支出额、单位:百万美元、1990年~2000年) | ||||||
2000年度日元贷款:11,109.2、无偿资金援助:874.9 技术合作:3296.3 | ||||||
![]() |
||||||
4. 日元贷款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贡献显著 | ||||||
|
||||||
*人民币金额均按照各年平均汇率计算 |
为了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我国从1979年开始提供日元贷款。当时,中国刚刚从10年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和国际上的孤立状态中摆脱出来,推出了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开始接受市场经济原则,以普通国家的身份来谋求国内经济发展。我国认为改革开放政策,对于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益,因此决定采取积极支持的方针。这一方针历经20多年风风雨雨,从未动摇。特别是在对89年天安门事件的处理上。当时,各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日元贷款也不得不延期。但是我国随即在法国阿尔苏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向其他各国领导人强烈表示,不应当孤立中国。那时我刚刚结束在北京的第二次任期,来到驻法国大使馆工作。当时的大使是个中国通,曾担任过外务省的亚洲局局长。大使馆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我们日本驻法国大使馆也致电本国外务省,要求在阿尔苏会议上力主不能孤立中国。我还清晰的记得那些日子,就像昨天发生的那样。91年海部总理作为第一个西方首脑访华,提出重新开始提供日元贷款。去年,为了庆祝日中邦交正常化30周年,他再次访问北京时,江泽民主席怀着感谢之情回顾了这段历史。
利民工程无偿资金援助贫困地区建校300多所
综上所述,我国20年如一日,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包括提供了各种无偿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援。比如,我们有一个利民工程无偿资金援助,从91年到现在有了500多个项目,其中,在中国内地贫困地区帮助建立了300多所学校。同时,这种支持的态度,还表现在帮助中国加盟WTO这件事上。早在99年夏天小渊总理访华时,就结束了贸易谈判,在欧美国家之前完成了与中国的所有双边谈判。而那个时候,正值中国4月份与美国的谈判破裂、5月美国炮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不久。中国国内反对加盟的呼声日益高涨,欧美各国也强烈要求日本与他们步调一致,遏制中国。我国在这种形势下,却毅然决定了完成双边谈判。在天安门事件和大使馆爆炸事件等中国与欧美各国关系紧张之时,我国作为中国的邻居和善意的理解者,一直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努力避免中国与欧美国家关系的紧张化,修复两者的关系。直接参与加盟WTO谈判的人士对此记忆犹新,每次见到我们都盛赞日本的支持。这次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后,最早和最大规模开展援助的也是我国。总而言之,我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然后民间投资随之而来、民间投资带来规模巨大的技术引进、扩大贸易和赚取外汇、以及这些资金投入到国内后拉动了中国经济等等,20多年来我国政府和民间共同开展的经济活动,对中国经济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些事实好象一般的中国老百姓不太知道。而日本极少数人的无聊之举,却正在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感,让前辈们兢兢业业建立起来的日中友好岌岌可危。我很遗憾地发现,由此而生的无奈和失望情绪正在日本民众中蔓延。
我从事日中关系工作已有了超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我不认为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深深的心灵创伤能够很快愈合,就像已故的胡耀邦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这至少需要经过三代人。另一方面,我是一个外交工作者,直接参与着发展日中关系的工作。为了消除日本人民的无奈感,让那些为日中友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们继续保持奋斗的热情和希望,我期待着,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人民对日本政府多年来的经济援助有一个符合事实的了解。
对加入WTO后的中国所寄予的希望
日本正在经历着旷日持久的经济萧条。要继续开展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就必须得到日本纳税人的理解。在北京担任经济公使时,我曾去过山西省大同市郊外的农村,是为了参加建学校的捐赠仪式,资金是由日本政府的利民工程无偿援助提供的。那里在十年里发生过三次地震,而且长期干旱,又有暴雨造成房屋倒塌,还有冰雹和虫害等等。那时,持续两年的干旱使得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户,年收入只有150元,连当年的粮食种子都买不起。我们决定提供建设学校的资金,是因为前一年地震时校舍的天花板出现裂缝,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学生们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帐篷里上课。帐篷是塑料的,冬天不能生火。学生们在上课时只能站在课桌旁,边跺脚取暖边听课。我相信,任何一个日本国民看到此情此景,都会毫不犹豫地支持我们来帮助他们。
中国在2001年实现了多年来的梦想,正式加入了WTO。遵循WTO规则参与竞争并取胜,最重要的是追求高效,而前提是保证国家的安定,这就必须消除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20多年来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富裕。为了让尽量多的中国人享受到它,也为了获得日本国民的理解,他们在经济萧条中仍然支持对华援助,我们盼望着中国今后的财政预算,能够被使用得更为有效和公平。
今天,在同学们和老师们面前,我坦率地谈了自己的许多看法。因为我知道,在中国思想最活跃、影响这个国家前途的,就是你们。中国消除贫富差距,开发内陆地区,更均衡、更稳定、更从容地发展经济等等,所有这些事情,将由你们这些富有才华和创造力的人来完成。而日中友好的重任,也将托付给你们。最后,欢迎各位同学和老师到日本来走一走,看一看。我期待着,你们对日本更加了解,甚至超过我对中国的了解。
谢谢各位!祝大家今后在各自的领域里大展宏图,前途似锦!